出国留学网

目录

2017造价工程师土建工程复习重点

【 liuxue86.com - 土建工程 】

  三合土基础:石灰、砂、骨料(碎石或碎砖)按1:2:4或1:3:6加水拌合和夯实而成;适用地下水位较低的四层以下建筑

  毛石基础:宽度及台阶高度不应小于400mm;适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 混凝土基础:适用地下水位较高,受冰冻影响的建筑

  冒失混凝土基础:阶梯高度一般不得小于300mm,适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

  (2)柔性基础:在混凝土基础底部配置钢筋,利用钢筋抗拉,使基础可承受弯矩,不受刚性角限制,因此,钢筋混凝土基础称为柔性基础

  钢筋混凝土基础可做成锥形,最薄处高度不小于200mm,也可做成阶梯形,每踏步300mm-500mm,通常基础下设有100mm左右素混凝土垫层,无垫层时,钢筋保护层为70mm

  2、按构造形式分类

  (1)独立基础(单独基础):柱下单独基础—柱子基础的主要类型 墙下单独基础—上土层土质松软,不深处有较好土层,为节约基础材料和减少土方开挖量

  (2)条形基础:墙下条形基础—承重墙基础的主要形式

 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—地基软弱而荷载较大

  (3)柱下十字交叉基础:荷载较大的高层建筑,如土质软弱,为增强基础的整体刚度,减少不均匀沉降

  (4)片筏基础:地基基础软弱而荷载又很大,采用十字基础仍不能满足要求或相邻基槽距离很小

  (5)箱型基础:使用地基软弱土层厚、荷载大和建筑面积不太大的一些重要建筑物,目前高层建筑多用

  (四)基础埋深(从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)

  影响因素:建筑物上部荷载大小、地基土质好坏、地下水位高低、土壤冰冻的深度、新旧建筑物的相邻交接

  划分:大于4米为深基础,小于4米为浅基础

  基本原则: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,尽量浅埋,但不应浅于0.5m,基础顶面应低于设计地面100mm,避免基础外露

  (五)地下室防潮与防水

  地下室地坪位于常年地下水位以上时,做防潮处理;砖墙墙体采用水泥砂浆砌筑;所有墙体都必须设两道水平防潮层,一道在地下室地坪附近、一道在室外地面散水下150mm-200mm, 地下室地坪位于最高设计地下水位以下时,做防水处理

  三、墙与框架结构

  (一)墙体防潮层

  室内地面为实铺时,外墙墙身防潮层在室内地坪以下60mm处;当建筑物墙体两侧地坪不等高时,在每侧地表下60mm处分别设置防潮层,并在两个防潮层间的墙上加设垂直防潮层;当室内地面采用架空木地板时,外墙防潮层应设在室外地坪以上,地板木搁栅垫木之下

  (二)圈梁

  是沿外墙、内纵墙和主要横墙设置的处于同一水平内的连续封闭梁,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,增加墙体稳定,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体开裂,并防止较大振动荷载对建筑物的不良影响 圈梁宽度一般同墙厚,对墙厚较大的可做2/3,高度不小于120mm,通常为180mm、240mm;檐口和基础下必须设置,宜设在楼板标高处,尽量与楼板结构连成整体,也可设在门窗上部,兼坐过梁;遇到洞口不能封闭,应在洞口上部设置截面不小于圈梁的附加梁,搭接长度不小于1m,应大于两梁高差的2倍

  (三)构造柱

  从竖向加强墙体连接,与圈梁一起组成空间固件,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墙体的延性,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,增加建筑物承受地震的能力

  一般在墙的转角部位(建筑物四周、纵横墙相交处、楼梯间转角处)设置,沿整个建筑高度贯通,与圈梁、地梁现浇成整体

  构造柱最小截面尺寸为240mm×180mm,竖向钢筋一般用4Φ12mm,钢箍间距不大于250mm;施工时先砌墙,后浇钢筋混凝土柱,并沿墙高每隔500mm设拉接钢筋,每边深入场内不宜小于1m,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,但应伸入地面下500mm,或锚入浅于500mm的地圈梁内

  (四)变形缝

  1、伸缩缝(温度缝):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,基础受温度影响小,不断开,宽度一般为20-30mm,缝内填保温材料

  2、层降缝: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、荷载、结构形式差别很大而地基又较弱时设置,如复杂的平面或体形转折处、高度变化处、荷载、地基的压缩性和地基处理的方法明显不同处设置;所有构件(含基础)全部断开;2-3层取50-80mm,4、5层取80-120mm,5层以上取200mm

  3、防震缝:一般从基础顶面开始,沿房屋全高设置

  (五)框架结构

  板、柱框架系统:适用于楼层内大空间布置

  梁、板、柱框架系统:是通常采用的框架形式

  剪力墙框架系统:普遍用于高层建筑

  框架—筒体结构:可建造较高层建筑物(55层),可以在较大的楼层面积中取消柱子,增加房间使用灵活性

  想了解更多土建工程网的资讯,请访问: 江苏土建工程

本文来源:https://zaojia.liuxue86.com/a/3025922.html
延伸阅读